我記得前幾天剛到維也納時,一路上便經常看到那導遊介紹的地標之一~百水先生所設計的焚化爐。這次回到這裡,我們再次一路上追著焚化爐、多瑙河及熊布朗宮跑。總算,今早就要進入這座,在遊覽車上看過無數次,據說以前是皇族打獵避暑的勝地~熊布朗宮了。
首先,先把維也納市區拍到的一些景點照放上來:
◎這就是百水先生設計的焚化爐。能把焚化爐設計得如此摩登,難怪會成為維也納的主要地標了!
◎這一大棟建築物就是奧地利國會所在地。仿希臘式神廟設計,壯觀又神聖。
◎遠遠那棟白色尖尖的建築物,即是「感恩教堂」。
◎終於拍到國家歌劇院了。據說除了陽台上的五尊雕像外,戰爭時後方建築物曾整個被轟炸掉,最後花了10年時間才修護完成。
◎奧地利因為沒有颱風,所以也沒有電線桿的設置。他們街道都是用線綁的方式提供照明設備。
◎看見沒?這棟白色建築物的頂樓,竟然有一顆像極了金莎巧克力的造型球。
熊布朗宮
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熊布朗宮,又稱作「麗泉宮」或「美泉宮」,因在此處發現泉水,並建了一座噴泉而得名。而成就目前所見熊布朗宮建築的人,為女皇瑪麗亞.泰瑞莎。她於在位期間,將宮殿重新修改及擴建成現在這副富麗堂皇的模樣。
而這裡一直是哈布斯堡皇室家族的夏宮,也就是避暑勝地,並非執政中心。據說以前皇室皆在後花園打獵,也曾經有座動物園,不過並未保留至今;現在後花園僅剩海神泉水、花園、林間迷宮等設施。
除了後花園外,最有看頭的絕對是熊布朗宮裡的各個房間了,下面再詳細介紹囉!
◎遠處拍到的熊布朗宮。
◎熊布朗宮前後花園各有一座噴泉,此為正門前的噴泉。
◎熊布朗宮正門旁的馬房。沒想到連馬都住得這麼好。
◎拉近一點拍熊布朗宮,但宮實在太大了,所以只好捨棄兩旁的建築物。而遊客除了步行外,也可選擇搭乘馬車欣賞風景。
◎終於要進入熊布朗宮了,不過照片中的景物,則是從一樓入口處進入時的必經之地,參觀動線從二樓開始。
熊布朗宮內共有144個房間,目前只有45個房間開放參觀,儘管如此,也絕對夠你逛上一陣子了。除了占地廣闊之外,內部布置相當貴氣,這可以從它使用大量鍍金的裝飾而窺知一二,聽說那些鍍金裝飾皆是用一片片金箔貼上去的;同時裡面還收藏著許多骨董、名畫,也因為如此,皇宮裡是禁止拍照的。另外,天花板皆採用濕壁畫的作畫方式完成,即在石灰泥未乾前進行作畫,據說可讓畫色彩持久。
另外,聽說第32廳是其中最昂貴的一個房間了,可惜沒有照片可以展示。但比較讓我印象深刻的,卻是一張金床,據說這床費時10年,用金線及銀線一針針縫製而成,至今已有280年的歷史。而這麼特別的物品當然也需要好好的保存,除了不可使用燈光照射外,還必需保持在一定的溫濕度下。
◎皇宮裡不能拍照,那就買一本「宮殿遊覽指南」回家作紀念吧!現在已經買得到中文簡體版了。
◎金碧輝煌的房間,還有波西米亞的水晶吊燈。(書上翻拍)
◎看到沒?天花板上一塊塊的濕壁畫,真的很美!(書上翻拍)
◎看看那鍍金的牆壁及天花板,在這裡用餐也太高級了吧!(書上翻拍)
◎後花園絕對值得去走走。從後花園拍到的熊布朗宮。
◎熊布朗宮又名為「麗泉宮」,前方有美麗的海神泉水,只可惜沒拍到近照。
◎廣大的後花園,兩旁皆有雕像。
素素os.
好可惜、好可惜,皇宮裡竟然都不能拍照。所以,我強烈建議買一本書回去,不然美景過個幾年就忘了,那就非常可惜!另外,自由行的人無論如何也要聽聽中文導覽,才能真正了解哈布斯堡這個家族。
百水公寓
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,在維也納的旅遊書上一定看過,且對這建築物印象深刻,那就是畫家而非建築師的百水先生的大傑作~百水公寓。
畫家為何會變身為建築師呢?這點其實我也百思不解,尤其是這個構想竟然是來自奧地利當地的政府。百水先生是個很崇尚自然的畫家,當初接下由政府委託興建國宅的計畫時,他便以不同於一般建築師的思考模式,採用不規則的線條及幾何概念,建造出這座不用尺量、每一面牆及窗戶皆不一樣大小、每層樓還漆成不同顏色的房子。
◎一直覺得百水公寓的外觀,就像卡通裡會出現的房子。
◎公寓外中庭一個小型的噴水池及座椅。
百水公寓旁這棟被觀光客戲稱為樣品屋的「百水村」,是維也納當地政府為了滿足觀光客對百水公寓的好奇心所興建的。在這裡,旅客可親自體驗百水公寓內高低起伏的地板、不規則且各式各樣的樑柱、天花板及門廊。
◎維也納政府在百水公寓旁興建的「百水村」,門口招牌及看板。
◎進到裡面可看到好幾個五顏六色、特殊造型的樑柱。
◎裡面設有藝廊、咖啡廳、禮品部,供旅客慢慢體驗及購買百水公寓等相關紀念品。
◎爬上階梯就是藝廊了。裡面有百水的諸多畫作,以及克林姆林著名的「黃金之吻」等畫作,喜歡看畫的人一定要上去參觀。
◎百水村後門有露天餐廳座椅。
更多澳捷旅遊分享文,請至下面網頁選取&觀賞----
http://shu12257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26707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