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妍與婆婆、大伯一家同住在一個屋簷下,平常白天兩家的孩子都交由婆婆照顧,所以孩子們作息類似,也很自然玩在一塊。

 

      年紀還小時,兩個孩子相處上也還算和諧,但是隨著年紀漸長,尤其是邁入兩歲貓狗都嫌的年紀後,搶玩具、意見不合等等衝突便經常上演,原本雙方父母會各自帶開教導也還相安無事,但那天大伯卻像是吃了火藥一般,讓美妍真不知未來該如何相處……

nature-2814906_1920.jpg

訓示跟體罰,代表寬鬆與嚴厲?

        晚上,兩個孩子在客廳裡玩著大型積木,美妍與大伯則悠閒地看著電視。但不一會兒,推高的積木應聲倒地,只見兩個孩子互相拉扯著一個積木,誰也不退讓。當美妍與大伯準備介入處理時,兩個孩子卻突然武力上演,一個用推的、另一個則打了對方。

 

        美妍見狀立即制止女兒打人的行為。「佳佳,妳怎麼可以打哥哥呢?跟哥哥說對不起!還有,妳們要不就一起玩,要不我就把積木全收起來!」佳佳嘟著嘴直盯著哥哥,依舊一附倔強的表情。

 

        而脾氣本來就比較暴躁的大伯,一看到兒子推人,整個火氣上來,馬上伸手打了兒子的屁股好幾下:「你可以亂推人嗎?是想耍流氓嗎?」被爸爸用力打了好幾下,兒子爆哭,而大伯的怒氣也跟著上揚。打完後還不管兒子情緒仍激動,就下令他不准再玩積木。

 

        眼看大伯生氣、孩子哭,美妍當下有點尷尬地杵在那,只好不停地跟女兒口語訓斥。但是此時大伯的情緒整個爆發,轉過身來不客氣的質疑美妍管教:「妳是這樣教小孩的嗎?妳女兒打人不用處罰嗎?我兒子都被打了,妳女兒卻沒事?難怪她會動手打人!」

 

       被數落一番的美妍,當下錯愕:「不是啊,大伯!你有看到我正在教訓她啊!我只是不贊成用體罰而已,難道我也要打佳佳才行?」

 

      美妍才說完,就遭大伯回瞪,接著他怒氣沖沖的強拉兒子往房間走:「算了,算了!你再寵小孩好了!」留下一臉茫然的美妍與搞不清楚狀況的佳佳。

 

處理孩子紛爭,大人可別先亂了陣腳

       每對父母都有自己的一套管教孩子方式,平時怎麼教只要夫妻雙方有共識就好,但是若遇到像美妍這樣的情況,爸媽的管教方式可是會在他人嚴厲檢視下備受考驗。那到底該如何做,才能避免因孩子間紛爭而引發雙方父母敵對呢?

 

◎讓爭執雙方皆有申訴機會,且為避免對方家長太過激動,可以先聽聽他們孩子的說詞。

        你可以先鼓勵對方孩子將爭執過程說出,再聽聽自己孩子的說法。最忌諱爸媽在不分青紅皂白下就處罰,所以當對方家長想用暴力教訓時,你不妨建議:「我們可以先聽聽孩子的說法後再處罰。」因為家長要處罰也應讓孩子心服口服,了解原因後有錯再罰,孩子也能因此記取教訓。

 

◎吵架就是不對,動手更是不該,務必要求孩子跟對方道歉。

        不論爭執原因孰對孰錯,但吵架過程的激烈言詞跟動作,皆可能因此傷害對方。所以,讓孩子學習為自己行為負責,跟對方致歉這一道手續千萬不能省略,而這也等於是給對方家長一個交代。

 

◎孩子若動手,則給予程度不同的處罰是應該的。

        但處罰方式不建議是以暴制暴,應採取剝奪孩子某些權利為宜,譬如:玩具沒收一個月、一周不可去公園玩、看影片時間取消……等等,可依照孩子犯錯的程度給予輕重不一的處罰。

        而處罰項目必須是孩子很在意的,這樣才能達到遏止不良行為的目的。當你給孩子必要的處罰時,對方家長也能感受到你沒有偏袒自己孩子的處事態度,如此就不至於演變成另一場大人間的戰爭。

 

◎雙方父母應事後溝通,取得共識。

        孩子間的爭吵,有時就跟夫妻床頭吵、床尾合很像,十分鐘前看他們還互不相讓,沒多久卻又玩在一塊了。有了這份理解後,奉勸大人別把自己情緒帶入孩子的紛爭中,應把孩子間的爭吵視作成長必經過程,讓孩子學會與人相處時該有禮讓、分享及處理問題的能力,才是大人介入的主要功能呀!

<喜歡素素的文章嗎?記得按個讚,並加入訂閱,隨時掌握新文章發布 !>

arrow
arrow

    素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